活动回顾 | “数字经济与公共政策”研讨会暨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udies第十三届学术论坛举办

2022-12-26

点击量:

2022年12月5日,中国人民大学英文期刊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udies与澳门科技大学商学院、澳门金融科技创新研究院共同发起的“数字经济与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暨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udies第十三届学术论坛以“线上+线下”的方式成功举办,线下会场设在澳门科技大学。来自学界、业界、监管界的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共同研究探讨数字经济的新进展及其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udies主编杜鹏教授和澳门科技大学商学院院长盛妮教授分别致欢迎辞。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udies执行主编何青主持。


杜鹏副校长指出,数字经济蓬勃向前发展,产生新要素、新方式和新变革,为中国式现代化带来新局面、新机遇和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与政治含义。中国人民大学一直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前沿进展,积极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期待通过举办此次研讨会,与各位专家学者一起为推动中国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贡献学术智慧。


盛妮院长表示,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迅速,提供了新的增长动能,而粤港澳大湾区特别重视提升数字经济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希望通过此次学术交流,促进澳门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


研讨会设有两个分论坛。上午的分论坛由澳门科技大学商学院助理院长张卓副教授主持。澳门金融管理局行政管理委员会委员刘杏娟女士首先以“澳门金融科技发展促进数字化转型”为主题进行了演讲,从监管层面介绍了澳门金融科技在金融设施、移动支付、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监管措施上的应用,并强调了未来金融立法与改革的重要性。接下来,中国工商银行(澳门)股份有限公司副行政总裁郑斌先生发表了题为“激活‘数字基因’,推动数字化转型”的主旨演讲,从业界角度探讨数字化的应用发展,认为“数字基因”的激活是中国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澳门分行资深业务总监许志瑜的演讲题目为“聚焦数字发展,共创智能城市”。他从数字经济的概念、澳门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建议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认为数字技术可以打破时空限制,产生规模经济,但也带来了隐私保护与数字安全方面的挑战。最后,澳门金融科技创新研究院主任苏育洲教授做了题为“金融稳定: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和商业银行”的演讲。他强调了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与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本质区别;介绍了中国数字货币的迅速发展及其对外政策含义,包括对美国制裁和美元霸权的影响;并指出由于中美在文化制度等方面存在根本差异,不能将美国经验照搬到中国。


下午的分论坛由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Shiyang Huang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邱志刚主持。香港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Jian Zhang讨论了电子钱包的应用与电子支付的趋势。他关注的是2016年印度出台的电子支付政策,将其作为外生冲击,搭建了理论框架,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去现金化增加了电子支付工具的使用,而且这种影响长期持续。澳门科技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马如飞对文章进行了点评,他对文章的主要发现、实证方法做了总结,认为文章主题有趣,研究很有意义,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建议。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应用金融系副教授Jianlei Han分享了一项创新性研究成果“眼见为实:基于实时视频分析的信贷违约风险研究”。文章使用了10521条贷款申请的数据,应用基于机器学习的实时视频信息分析,关注借款人在实时视频中的快乐、悲伤、害怕三种情绪。研究发现,借款人面部表情的快乐程度与未来拖欠贷款的可能性呈负相关;而拖欠还款的可能性随着害怕表情的程度而增加。文章还检验了收入充足性和收入不确定性两个作用机制。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刘昕围绕文章的深层问题、实证设计、系数解释等进行了精彩点评。香港理工大学会计及金融学院助理教授Hong Xiang报告了关于卖方分析师的ESG关注的研究。他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识别出了特别关注ESG领域的分析师(即ESG分析师),发现关注“环境(E)”和“社会(S)”的分析师数量有明显增长趋势,ESG分析师会把ESG因子聚合反映在目标价格中,而且ESG分析师产生了增量ESG信息,可用于预测公司未来的ESG表现。澳门科技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张天宇高度评价了这篇文章,同时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代栓平报告了关于数据所有权、隐私顾虑与消费者福利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数据所有权的不同模式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发现不完全的数据所有权制度更有利于消费者福利最大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郑伟男对文章做了精彩点评。最后,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的曹世祥报告了一项关于小额数字消费券的研究。作者利用从携程上收集的2017—2020年间60万个消费者的消费数据,讨论了中国第三方平台的数字消费券对旅游消费的影响,发现消费券确实大大促进了旅游消费,不过存在异质性,对不同地区、行业和季节有不同的影响;另外,第三方平台的消费券还增加了对数字信贷的消费和需求。基于这些发现,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提高数字消费券的使用效率和发放的精确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助理教授陈玉琳对文章中的选择偏误、样本选择、系数解释等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本次研讨会促进了关于数字经济发展及其公共政策含义的讨论,加深了学界、业界和监管界之间的对话交流,吸引了众多青年学子的参与,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力量。与此同时,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udies也藉此组织了专题稿件。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主楼11层    邮编:100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