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2019“两岸学子•彩虹计划”结业仪式暨成果分享会顺利举行
2019-07-10
点击量:
7月5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2019“两岸学子•彩虹计划”结业仪式暨成果分享会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局副局长王振宇、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副巡视员赵孝清出席活动。中国人民大学港澳台办公室主任时延安以及2019“两岸学子·彩虹计划”全体项目成员参加活动。
郑水泉在致辞中首先祝贺两岸学子圆满完成活动,150余名项目成员在短短五天时间内不仅参访了冬奥组委会、世界园艺博览会和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等地,体验了新时代社会与科技的潮流和发展,还走进了国家大剧院、中国气象局、最高人民法院,近距离观察了大陆公共服务与治理体系的特征特点,此外,同学们还在人民大学开展了丰富的活动,加深了对学校的了解。通过项目的行程与活动,两岸学子共同收获了美好的回忆,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增进并加深了对大陆新发展与新成就的认识和了解。
郑水泉指出,当今时代青年人不仅是推动新兴行业创新创造的重要动力,更是帮助两岸关系突破困境、筑牢根基、同向同行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大学走在两岸教育交流的前列,打造了彩虹计划等经典的两岸交流品牌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未来,学校也将不断推进两岸交流项目落地生根,为两岸青年提供更好的交流平台。
“两岸青年说”成果分享交流环节进行。中国人民大学项目成员郑云鹏作为学生运营团队代表,介绍了彩虹计划项目的设计理念和发展变化。他表示,为了不断提升项目实施成效,本年度彩虹计划围绕“更深入”“更新鲜”“更互动”三个目标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旨在通过更新鲜有趣的活动内容、更多元互动的活动形式,帮助两岸师生更深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触摸时代前行的强劲脉搏,建立跨越海峡的长久友谊。
台北大学温胜为代表台湾师生分享了行程中的见闻与感受。他认为,彩虹计划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参访活动,是全方位立体式的两岸青年交流平台,让台湾同学充分感受到这一项目的独特与用心之处。
郑水泉、王振宇、赵孝清为2019“两岸学子•彩虹计划”项目成员代表颁发结业证书。
时延安为项目运营团队成员颁发感谢状。
活动现场播放了彩虹计划运营团队精心制作的2019“两岸学子•彩虹计划”回顾视频,呈现了项目期间举办的各项精彩活动和两岸学子互动的难忘瞬间,展示了台湾学子在彩虹计划中收获的独特经历和心得认识。
结业仪式上还向各位项目成员发布了最后一个彩虹任务——“彩铸长虹”,两岸学子为彼此书写明信片,诉说感想体会和未来祝福。
在彩虹计划主题曲《两岸情缘,青春荣光》的旋律中,2019“两岸学子•彩虹计划”结业仪式暨成果分享会圆满结束。
“两岸学子•彩虹计划”是中国人民大学承办的教育部重点对台湾地区教育交流项目。该项目自2008年开始举办,今年已经走过第12个年头。本年度的彩虹计划活动自3月开始筹备,最终于6月30日-7月6日举行,共邀请到包括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清华大学等18所高校的150名师生参加活动。活动以“梦启青春路,七彩绘芳华”为主题,精心设计了“中华圆梦”“时代绘梦”“彩虹逐梦”三大板块的17项活动,并组织项目成员去往10个机构调研参观,了解大陆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制等方面取得的新成就。同时,项目围绕交流、探索、团队、活力、友谊五个关键词,发布了五项“彩虹任务”,促使两岸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合作,彼此配合,从而深层次地加深两岸学子的团队感情。12年来,“两岸学子•彩虹计划”从单纯的景点游览类活动逐渐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转变成为全方位立体式的青年交流平台,力求全景展示大陆新时代新发展,为促进两岸青年交流融合贡献力量。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跟随150名项目成员的足迹回顾本期彩虹计划的精彩行程,一同探索这个夏天的美好回忆,一同讲述我们收获的惊喜与感动。
【7月1日 宜欢笑】
7月1日,彩虹计划项目成员来到人大校园参与“青春跃精彩”校园游览。通过纸杯传水、合作投篮等游戏,12个小组在欢声笑语中逐渐熟悉,在团结合作中建立起了彼此间的默契。在游戏中,两岸学子还一同游览了精致的人大校园,从一勺池畔到校史馆前,从明德广场到教二草坪,彩虹成员的身影在校园各个角落活跃,两岸伙伴的笑语也在彼此的心中留下深刻的记忆。
【7月2日 宜多元】
7月2日,两岸师生们参访了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和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冬奥组委会,同学们了解了冬奥历史、见证了体育荣光;在世园会,同学们参观了植物馆、中国馆、国际馆和5G馆共4个场馆,既观赏了绮丽的自然风光,又领略了丰富多元的地域特色,并且还体验了5G技术带来的智慧生活。
【7月3日 宜碰撞】
7月3日上午,两岸师生一同参访了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并参观了慕田峪长城。项目成员们既领略了磅礴大气的古代建筑,又聆听了互联网发展的科技讲座。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中,两岸学子共同感受到了大陆古典文化的沉淀与科技技术的发展。
【7月4日 宜古典】
7月4日,项目成员们在国家大剧院里聆听一曲民乐,在故宫博物院里观赏一件文物,体味传承至今的历史底蕴。另外,项目成员还在前门北京坊中漫步休憩,感受了北京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独特魅力。
【7月5日 宜现代】
7月5日,项目成员们分别去往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国气象局。从实时更新全国各地案件数据和法院实况的最高法,到准确预测与提供气象信息、灾难预警的气象局,两岸师生们在这里感受到了现代科技与法制、生态的结合,对大陆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彩虹计划的帷幕已经落下,在一周时间内,项目成员们在精彩多元的行程中既增长了个人见识,又收获了真挚情谊,关于今年的彩虹计划,两岸学子们也有着各自的感悟与心得。
首先,我很感谢中国人民大学以及所有付出努力的工作人员,从酒店入住到活动行程再到日常的关心,他们都用心地为大家准备,令人感觉十分温暖。通过破冰游戏和彩虹任务,我们与人大的同学培养出了绝佳的默契,增进了彼此的友谊,也了解到了大陆与台湾的生活差异。其次,“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踏出自己平常的舒适圈来到人大进行交流与学习,丰富了我的阅历与体验。虽然自己已经踏遍了大陆的十个城市,但北京之行一定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体验!
——淡江大学 廖珮琪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不仅体现在过往几日烈日下的繁忙,也重新提醒了我参与彩虹计划的初衷:多看、多听、多走、多学。透过各类不同的参访活动、团队合作,亦使我认识到这块土地上社会与人文绚丽的诸多样态。
——政治大学 李昱华
第一次来大陆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以往对大陆的印象多是从历史课本、社会大众、社群传媒而来,往往被刻板印象和一些意识形态所左右。而这几天与人大同学的相处,除了口音用语、文化习俗和饮食习惯的些许差异外,与以往的印象有很大的不同,这里的人们友善、有爱,对来自台湾的我们更是照顾有加。很开心参加彩虹计划,在这里开拓眼界,完善自己对世界的认知。
——台湾清华大学 皋郁祺
人大的学生有一个特质——“很真”,做事情非常实际,在交流过程中出现观点歧义,并不会直接改口或无条件认同,而是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和对方交流,也不会因为不同的想法而起争执。另外,整个活动的筹办,从推送、修图、摄影、视频制作,到活动策划、组织管理,都体现出人大同学超强的能力和超高的素质,让彩虹计划充满美好的回忆,非常高兴能够认识优秀的各位!
——台北大学 温胜为
感谢彩虹计划让台湾的大学生有更多接触与认识北京当地发展状况的机会。这次交流与学习之后我可以回去和同学们说北京的空气很好,向他们讲讲北京的街头环境和北京人的生活习性,大陆学生的热情与亲切,企业文化的未来导向,科技的蓬勃发展,还有印象最深刻的互联网企业为公益所做出的努力,抖音短视频利用互联网进行寻人启事、农产售卖、课程教学、网络直播等,方方面面都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和便利。
——文藻外语大学 陈吟静
从机场初识的腼腆相认,到校园定向越野的齐心协力,再到到故宫长城的欢乐游览,以及在世园会、冬奥组委会和最高法的共同学习,我们和台湾小伙伴们在丰富多样的行程中不仅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也对两岸文化的异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友谊、交流与体悟,是我对于今夏彩虹计划给出的三个印象最为深刻的关键词。长虹如玉跨长川,愿彩虹计划长长久久地架在海峡两岸之间,逶迤出夏天最绚丽的色彩。
——中国人民大学 王余紫萱
时光飞逝,七天的旅程就此结束,回望过去,每一次的相遇、每一天的相处、每一个彩虹成员共同编织了这个夏天最美好的彩虹记忆。今年的彩虹计划在此谢幕,我们明年再会!